抓緊夏日良機

抓緊夏日良機   近月來,熱浪席捲全球,歐洲的氣溫曾高達攝氏40度,香港也連續一星期在攝氏35度以上,不時聽到人抱怨天氣太熱了,那些在戶外工作的人更是叫苦連天!   在這炎炎夏日,最享受的莫過於捧着凍飲,或一杯雪糕,坐在有空調的房內,懶洋洋地看看電視,或翻一翻雜誌,然後來一個午睡……但聖經卻提醒我們:「夏天聚斂的,是智慧之子;收割時沉睡的,是貽羞之子。」(箴言10:5)   這一節經文應用於收割農作物上,農夫必定同意。但它也敦促我們要在夏天作好儲備。究竟我們要儲備甚麼?首先,要儲備健康,所謂「多做運動身體好」,在室內做一些伸展四肢的運動也不錯,但記得要多喝水啊!第二是情誼,有空就撥個電話給久未見面的親友,一點關心與問候,可拉近彼此的關係,日後或許成為守望相助的摯友。還要儲備對上帝的信心!閒時多讀聖經,多在禱告中親近上帝;當遇到各種沖擊或困難,我們的信心就有根有基了!   「夏天聚斂的,是智慧之子」也同樣適用於屬靈的收割,那是每個基督徒都應該參與的事。還記得耶穌講過關於兩個兒子的比喻嗎?祂說:「一個人有兩個兒子。他來對大兒子說:『我兒,你今天到葡萄園裏去做工。』他回答說:『我不去』,以後自己懊悔,就去了。又來對小兒子也是這樣說。他回答說:『父啊,我去』,他卻不去。」(馬太福音21:28-30)究竟我們是比喻中的大兒子還是小兒子呢?但願我們趁着福音事工大有機會的日子,努力傳揚福音,讓那些尚未認識救恩的人,因相信主耶穌而得救。   無論您打算怎樣度過這夏日,或希望儲備甚麼、收割甚麼,都願您有主相伴,作您的引導和幫助,在收割的日子,經歷身、心、靈的大豐收!  

布偶跟你做個 FRIEND!

助人與自助——布偶跟你做個 FRIEND!   在「社創基金」資助下,我們於6月開展了「助人與自助—布偶跟你做個 friend!」一輪接一輪的課程,與本港兩間教會和兩間機構合作,大部分學員都是50+,而且第一次接觸布偶。   起初計劃一連5堂學習操作布偶的課程時,也曾想過:5堂會否太多?有那麼多東西要學嗎?結果,學員上了5堂之後,雖然認識操作布偶的一些技巧,亦明白箇中的祕訣,但當他們親自表演,尤其是同時操作兩個布偶,才發現原來知易行難,難以協調,以致整個表演像是「倒瀉籮蟹」……   這5堂課之後,就是「實踐課」了。雖然仍有點混亂,但愛能掩蓋許多的不足。當日,有學員舉起布偶唱大戲、講故事,也有學員主動走到在觀眾席的長者當中,與他們打成一片。學員沒有預先排練,一切只是從愛出發,用手上的布偶,向「老友記」送上問候和關心,場面感人,並在歡笑聲中結束。最後,學員回到課室,互相提醒有甚麼可以改進。其實,他們已具備了最重要的東西,那就是愛!正如聖經說:「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,並天使的話語,卻沒有愛,我就成了鳴的鑼,響的鈸一般。」(哥林多前書13:1)   除了在長者中心用布偶與「老友記」互動之外,我們也在線上與院舍的「老友記」見面。在疫情影響下,他們少與外界接觸,也少人探望他們,只見他們一開始時排排坐着,目光呆呆,沒有笑容。當我們用布偶與他們唱大戲,還有經典金曲,他們便開始拍拍手、踏踏足,一起打拍子,這讓我們一班學員樂透了,更興奮地唱下去。之後,有學員用布偶扮演不同的角色,跟他們講故事,最後由扮演醫生的布偶總結說:「疫情一定會過去,祝福大家身體健康,不受疫情影響,天天都開開心心!」   原以為學員最享受的是課堂時間,嘻嘻哈哈又下課了;現在才發現最令他們開心又滿足的,就是帶着布偶參與社會服務,把愛和安慰傳播開去,送給有需要的人。期望很快能與布偶一同給院舍的「老友記」一個 big hug!

苦中仍信靠

苦中仍信靠   今天,世界各地發生不少天災人禍,地震、洪水、瘟疫、戰爭等消息,經常在新聞中報道;加上社會變遷、經濟下滑,許多人都慨嘆要捱一段苦日子……   在聖經的路得記中,拿俄米也曾經歷一段艱苦時期,她如何面對呢?故事從「當士師秉政的時候」(1:1)開始,當時以色列人背離了上帝的道,轉而拜偶像,以致國內遭遇饑荒,社會動盪,內戰頻生。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為了逃避饑荒,帶同一家由猶大的伯利恆遷到摩押,以為在那裏耕種,收成會好一點。   拿俄米的兩個兒子在摩押成家立室,但在這十多年間,她經歷了喪夫和喪子之痛,留下她與兩個已成寡婦的兒媳(1:3-5)。這三個寡婦失去了經濟支柱,必須設法養活自己。這時候,拿俄米聽聞上帝賜糧食給祂的百姓,便返回家鄉伯利恆。在路上,拿俄米吩咐她兩個媳婦回娘家另覓出路,最終只有路得跟隨拿俄米回鄉(1:6-18)。   當她和媳婦路得回到伯利恆的時候,全城的人都驚訝不已,婦女們交頭接耳說:「這是拿俄米嗎?怎麼變成這個樣子,頭髮斑白,臉容憔悴!」有人上前跟她打招呼:「拿俄米,你回來了!」   拿俄米卻回答:「不要叫我拿俄米,要叫我瑪拉,因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。」(1:20)「瑪拉」的意思是苦。拿俄米知道她和丈夫從前都走錯了路,離開上帝應許之地,去到上帝所厭惡的摩押,以致落入如斯苦況。她這樣回答,顯出她勇於承認自己的過錯,接受上帝所降的禍—─滿滿地出去,空空地回來。   拿俄米雖然經歷喪親之痛而傷心失意,甚至抱怨上帝使她受苦。然而,她仍深信上帝的掌權,沒有因苦難而離棄祂。反之,她在傷痛中細心察看上帝在她生活中的作為,一步一步走出陰霾。她和路得商量,家裏雖然一無所有,但那時正是割大麥的時候,四處是糧食。於是,路得「恰巧」來到波阿斯的田中,這時波阿斯也「正」從伯利恆來到田間,路得因而與波阿斯相遇,讓她可以在波阿斯的田中拾取剩下的麥穗,養活她和拿俄米。   路得與波阿斯的邂逅,全是上帝巧妙安排,成就祂奇妙的計劃!上帝悅納拿俄米的懊悔,也悅納路得對婆婆的順服和愛,讓波阿斯娶了路得,使她們婆媳進入順境,路得和波阿斯還生了一個兒子,成了救主在世的先祖(4:17)。   人生難免遇上苦難,但願我們在困苦中,仍留意上帝賜下的恩典,以信靠和感恩的心跟隨祂的帶領。

您願意忠心嗎?

您願意忠心嗎?   今時今日,「忠心」似乎是許多人所缺乏的。在職場上,很多時講求的是靈活機智、人脈關係,更要懂得看風駛𢃇,所謂「識時務者為俊傑」!   然而,聖經卻提醒我們:「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,為上帝奧祕事的管家。所求於管家的,是要他有忠心。」(哥林多前書4:1-2)聖經中的啟示錄也說:「你務要至死忠心,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。」(2:10下)   由此看來,上帝十分重視信徒的忠心。那麼,「忠心」是甚麼?那就是一份責任感,把別人委託的事情,視為自己的責任,千辛萬苦也要努力完成它!這讓我們想起在舊約時代,亞伯拉罕的一位老僕人。雖然聖經沒有記下他的名字,他卻是「忠心」的典範!   他是亞伯拉罕家中最資深的僕人,負責管理亞伯拉罕的一切事務。當時亞伯拉罕已一百四十歲了,便將兒子以撒娶妻的重任交託這老僕人。於是,這老僕人帶着十匹駱駝,並他主人交給他的禮物,從希伯崙起程,千里迢迢來到主人的家鄉拿鶴城。   其實老僕人的任務殊不簡單!他畢竟已年紀老邁,不但要長途跋涉,即使到了目的地,仍不知道誰是上帝為他主人的兒子揀選的妻子。最怕是自己老眼昏花,萬一選錯了,豈不害了主人世世代代?   所以,面對這艱難的任務,老僕人慎重地在拿鶴城外向上帝禱告:「耶和華——我主人亞伯拉罕的上帝啊,求你施恩給我主人亞伯拉罕,使我今日遇見好機會。我現今站在井旁,城內居民的女子們正出來打水。我向那一個女子說:『請你拿下水瓶來,給我水喝。』她若說:『請喝!我也給你的駱駝喝。』願那女子就作你所預定給你僕人以撒的妻。這樣,我便知道你施恩給我主人了。」(創世記24:12-14)   老僕人的禱告不但顯出他努力地忠於所託,也顯出他對上帝的信心!他以信心明確地祈求上帝讓他遇見所望之事,相信上帝必施恩予亞伯拉罕。禱告之後,他更感受上帝逐步為他揭示答案,讓他遇上利百加,印證上帝看顧和引領每一個信靠祂的人!   我們在世上都有從上帝而來的召命,但我們該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(包括工作、家庭、社會和教會)盡忠職守呢?這位老僕人不但是我們的榜樣,也提醒我們:只管運用上帝給我們的各樣恩賜和智慧,努力去做,其餘的就讓上帝按祂的時間,成就祂的心意吧!

認識自己——我的昨天、今天、明天

認識自己——我的昨天、今天、明天   承蒙「社創基金」資助,我們於6月開展了「助人與自助—布偶跟你做個friend!」一輪接一輪的課程,第一課是認識自己。究竟從何去認識自己呢?誰個會不認識自己?   「認識自己」這個課題常在我們的成長階段出現,或在退修時的反思:究竟我想為主做甚麼?我有甚麼恩賜?主給我甚麼召命?對許多信徒來說,「認識自己」絕不是一個陌生的課題。   在課堂上,學員不用直接分享,我們會邀請他們選出能代表自己的三張圖畫卡,一張是昨天的我,一張是今天的我,一張是明天的我,然後由他們分享為何選出這些圖畫卡。   不論學員有沒有信仰,這樣簡單的分享已令他們回想自己的人生如何轉變。人長大了,就要學懂愛自己。若是已退休的,可以多聯絡朋友或同行者,或是學習更多東西,或更多參與義務工作。這不是為了打發時間,而是令生命更豐富,每天活得更開心,也從而認識自己日後想做甚麼、要實踐甚麼……   大部分學員都分享,昨天的我是灰色/黑色,每天辛辛苦苦地賺錢養家、供書教學,沒有選擇餘地;今天開始了退休生活,由忙碌變為清閒,需要時間去調節一下,更有學員分享在提早退休後,患上情緒病,幸好已康復了。也有學員說:「今天的我是色彩繽紛,未來的我更有能力,因為有光、有路、有盼望,與昨天的我完全不一樣……」   最後,學員們在「你一言、我一語」之下,與周圍的人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,同時學習聆聽與回應。待課程完結後,他們就可以組成小隊,拿着布偶去服務護老院舍一班可能充滿負能量的「老友記」,有些甚至患上腦退化症。期望學員們善用生動、活潑、可愛的布偶,四處散發正能量,為社區添一點光和熱!   還有兩堂,各位學員便進入實踐課了,相信你們做得到。加油啊!

萬中選一的祝福

萬中選一的祝福   這些年間,感受到世事無常,人世間的種種磨難驟然而至,叫人無力面對嗎?尤其經歷病患,或家有弱智、弱能的子女,更是千斤重擔壓肩頭!   今年初,本社有幸出版曹綺雯老師的《青山依舊在‧幾度夕陽紅》,書中帶給我們不少正能量,學習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各樣挑戰與困難。其中一篇「萬中選一的祝福」,講述一個看來是「咒詛」的智障孩子,竟成了別人的祝福!在此與大家分享這篇文章,盼望同得鼓勵:   《萬中選一的祝福》是一本書的名字。作者鍾素明得了一名女兒,患有先天腦部受傷,三歲八個月才懂得叫爸爸,快六歲時,才會站立,醫生說在醫學文獻中,一萬個新生兒中,就會有一個因不明原因而先天腦傷,導致智障。這個本該是殘酷的事實,卻因為女孩的爸媽不曾放棄女兒,悉心照顧和發掘她的優點,使女兒汪蕙欣不但學會彈琴,還學會歌唱。最重要的是,汪媽媽把她帶進群體,讓女兒成為別人的祝福。更重要的是,汪媽媽不但照顧女兒蕙欣,而且憑着照顧女兒的經驗,在教會設立「寶貝班」,負責「另類」的主日學,運用了特殊的教學法,培育這群特殊的孩子。   蕙欣的成長對汪媽媽來說是一支強心針,她深知天父給她這個孩子,是要讓她學會更多。「寶貝班」初期只有蕙欣及另一名智障孩子,其後加入了自閉的孩子、個性有偏差的孩子。汪媽媽善用了他們的善良單純的心,讓他們成為好朋友,彼此支持互勉。這是不簡單的教導,要教的是愛心和信心的功課。       智障的孩子也有他們的感情觸覺,汪媽媽結合了音樂、新詩、自然科學及聖經來教導孩童。她解說聖經詩篇23篇3節「祂使我的靈魂甦醒」的含義,她試着從貝多芬的〈田園交響樂〉切入,帶他們從第四樂章的「暴風雨」主題進入第五樂章的「牧人之歌、暴風雨後的感謝與歡悅」主題去聆聽,讓他們去體會前後不同的境況,農夫心情的轉變,讓他們有深切的感受及聯想。她又透過螢火蟲的亮光,引伸介紹「神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,路上的光」。務使抽象的道理變得具體真實。孩子不一定在理性上深入瞭解,卻能在心底領悟得到。       孩子成為了別人的祝福,就如蕙欣,她喜歡唱歌,她善良溫柔的心使她輕易地進入別人的世界。她曾為彌留期間的老奶奶唱歌,使老人家得着安慰;她曾細心地抱着一名不會長大的嬰兒,每天給他唱歌,帶給他玩偶,讓這小生命和他的家庭得到歡笑。       萬中選一的咒詛,如今變成萬中選一的祝福。   (文章取自曹綺雯著:《青山依舊在‧幾度夕陽紅》)  

Newsletter: June

親愛的弟兄姊妹: 主內平安! 在剛過去的一個月,有甚麼事情令您忐忑不安? 令您憂心的,可能是俄烏戰爭仍未停息,從不同媒體看見烏克蘭國土遭受蹂躪,不少民居被毀,人民慌忙逃生……實在令人痛心!或是上星期在美國德州發生的校園槍擊事件,造成最少21名師生死亡。那持槍的青年只有18歲,究竟他的殺人動機是甚麼?他為何在進入校園行兇前,先在家中槍傷自己的祖母?受害者的家人將如何面對這傷痛?這些寶貴的生命,有誰可以任意摧毀? 在這一年間,面對各樣天災、人禍與瘟疫……作為信徒,我們又學會了甚麼?但願我們更多明白自己的軟弱,能夠謙卑下來,學習倚靠和順服那位掌管天地的主!與此同時,也學懂珍惜所擁有的,尤其是身邊的親人、朋友。 正如聖經說:「其實明天如何,你們還不知道。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?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,出現少時就不見了。」(雅各書4:14)求主幫助我們活好每一天,並使用我們、裝備我們,成為祂在這個世代使用的器皿! 祝願您身心安寧、恩典滿載,努力實踐主愛! 編輯團隊上   智能手機好與壞 小編喜歡逛時間廊,因為店裏有最潮、最型、最新款的手錶……但時至今日,時間廊的店鋪所餘無幾,因為許多人手上戴着的,已是智能手錶,或以智能手機代替手錶來報時。究竟智能手機對你來說是好還是壞?   與我一同歡喜,好嗎? 聖經記載了耶穌講述的一個比喻:「一個婦人有十塊錢,若失落一塊,豈不點上燈,打掃屋子,細細地找,直到找著嗎?找著了,就請朋友鄰舍來,對他們說:『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,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!』我告訴你們,一個罪人悔改,在上帝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。」(路加福音15:8-10)究竟在今天的現實環境中,還有人會因着找到一塊錢而歡喜嗎?   願福音傳遍天下 小編有幸編校林漢星牧師博士為「創啟事工」撰寫的大作《堂會推動差傳策略》,一窺當中的真知灼見。這本書簡要地講述教會若要推動及參與差傳,必須在宗旨上、策略上與方法論上,配合主耶穌道成肉身的使命。全書分為「推動篇」和「實務篇」,以聖經為基礎,深入淺出地教導差傳知識,並討論堂會推動差傳的策略,以及如何培育牧者和委員的差傳心、安排差傳年會和短期宣教、計劃差傳教育等。   禱告 每當我們不知道如何祈禱;或是即使為着一件事情不斷祈求,但仍未見禱告的果效;或是看見惡人當道、正義難伸,甚至懷疑上帝是否垂聽我們的禱告時;願我們都默念馬太福音6章9至13節的「主禱文」: 我們在天上的父: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。 願你的國降臨;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 如同行在天上。 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。 免我們的債,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。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; 救我們脫離凶惡。 因為國度、權柄、榮耀,全是你的, 直到永遠。阿們! 這「主禱文」陳述了我們今天許多人向主的祈求: 願主的國降臨,並願主的旨意行在地上,管理地上萬國。 求主幫助我免了人的債,不把仇恨記在心中,因為主已赦免我的罪。 求主守護我,不致跌入那惡者的陷阱,更求主保護我所愛的人。 願您我一起從禱告中得力!    

與我一同歡喜,好嗎?

聖經記載了耶穌講述的一個比喻:「一個婦人有十塊錢,若失落一塊,豈不點上燈,打掃屋子,細細地找,直到找著嗎?找著了,就請朋友鄰舍來,對他們說:『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,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!』我告訴你們,一個罪人悔改,在上帝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。」(路加福音15:8-10)   這婦人找到失去的一塊錢,只是她擁有的十塊錢其中的一塊,為何那麼大費周章地邀請朋友與鄰居來一同慶祝?她的朋友與鄰居真的會為着她找回這區區一塊錢而高興嗎?她可能還要款待到來的眾人,花費的更不止一塊錢呢?   若把這比喻應用於今天的社會,會有甚麼不同的演繹呢?   有一位朋友廣邀親友到來,大肆慶祝她一向品學兼優的兒子考入全球最頂尖的學府,將來必定成為社會精英。親友們興高采烈地前來道賀。這位朋友更趁機與他們分享上帝對她一家的鴻恩,把一切榮耀歸給上帝!   另一位朋友在兒子六歲時,丈夫因病離世,兒子從此失去了爸爸。他一直反叛,中學時期更試過逃學,甚至離家出走。今天,她的兒子考入某地一間不知名的大學,選讀被視為沒有甚麼前途的學科。這位朋友為着兒子能痛改前非、發奮做人,廣邀親友一同慶祝。她的親友會怎麼想呢?會認為只是進入一間三流大學,根本不值得廣邀親友慶祝,甚至這樣做是浪費時間與金錢嗎?   以上都是真人真事,這兩位朋友其實只想表達對兒子的嘉許。耶穌講上述「失錢的比喻」,是要我們明白上帝的愛;即使在人看來沒有甚麼價值,上帝也視之為寶貴,甚至捨身流血,也要得着他/她!   聖經教導我們:「與喜樂的人要同樂;與哀哭的人要同哭。」(羅馬書12:15)但很多時候,我們較少與喜樂的人同樂,卻多與哀哭的人同哭,因為那些令人哀哭的事,更能觸動我們的心靈。而且因着各人的價值觀不同,我們更少為到自己認為不值得喜樂的事情而高興。   願我們能學習從上帝的眼光看事物,明白祂看甚麼是寶貴的!

願福音傳遍天下

耶穌完成在世的使命,臨升天的時候,對門徒說:「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。所以,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。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,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」(馬太福音28:18-20)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「大使命」,即是把福音傳遍世界每個角落,領人歸主,並為他們施洗,栽培他們成為門徒。   歷代以來,各地教會大都致力推動差傳事工,藉此履行耶穌向門徒頒佈的「大使命」。可是,在後現代的世界潮流中,有人覺得教會的差傳事工已落伍了,而且面對各樣的挑戰,例如:尊重各地文化而不失因信仰而需轉化一些價值觀、宗教對話而不失勇於堅持基督教的獨特性。   小編有幸編校林漢星牧師博士為「創啟事工」撰寫的大作《堂會推動差傳策略》,一窺當中的真知灼見。這本書簡要地講述教會若要推動及參與差傳,必須在宗旨上、策略上與方法論上,配合主耶穌道成肉身的使命。全書分為「推動篇」和「實務篇」,以聖經為基礎,深入淺出地教導差傳知識,並討論堂會推動差傳的策略,以及如何培育牧者和委員的差傳心、安排差傳年會和短期宣教、計劃差傳教育等。   林牧師在書中談到: 宣教士在工場傳福音,常遇到文化衝擊。同樣地,教會推動差傳事工,也會遇上衝擊。例如會友可能會問教牧、長執:差傳是否浪費金錢?這是否適當時機去推行差傳?因此,在推動差傳事工之前,應先建立一個讓會友慢慢適應的差傳文化(土壤),讓會友先認同和接納教會推行的差傳異象,他們才願意接受和參與其中……   那麼,如何解構會眾對教會推行差傳的不同反應呢?林牧師提出五方面: 會眾文化與差傳文化敵對:即差傳文化與會眾文化相逆。在這處境裏,教會若是硬生生地推動差傳事工,會遇到會眾很大的阻力,而且容易令推動者感到沮喪。所以,這時候不宜在教會推動差傳事工。 會眾認同差傳文化:在這處境裏,會眾明白差傳的重要,並逐漸認同和接納教會推動差傳事工。 結合會眾文化與差傳文化:會眾漸漸明白差傳的重要,教會應把握時機,使會眾文化與差傳文化相融結合。 會眾文化與差傳文化互相矛盾:在推動差傳時,有時與會眾一直以來的事奉環境出現矛盾,例如:人手安排、服事對象等。教會應看看有沒有可以協調之處,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衝突或阻撓。 為差傳改造會眾文化:即使會眾不接納差傳事工,教會仍可以推行差傳教育,嘗試改造會眾的固有文化,使他們接受和投入這事工。   林牧師願與眾教會分享此書,只要填上Google表格,就可免費下載電子書:https://bit.ly/3uBUk5s 期望此書能喚起更多教會和信徒一起參與差傳事工,把福音傳遍天下!

智能手機好與壞

在上世紀七、八十年代出生的中年人,很少沒聽過「時間廊」,這是專賣手錶的連鎖店鋪,昔日分店林立。小編喜歡逛時間廊,因為店裏有最潮、最型、最新款的手錶……但時至今日,時間廊的店鋪所餘無幾,因為許多人手上戴着的,已是智能手錶,或以智能手機代替手錶來報時。有些手機程式甚至連個人的健康狀況也可以偵測和記錄下來,為我們的健康把關!   智能手機的出現,確實扭轉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。以往在地鐵車廂內,常聽到周圍的人交頭接耳;今天只見各人默默地低頭望着自己的手機。以往與同事出外午膳,十多人圍桌而坐,天南地北無所不談,惹來笑聲不絕;今天難得十多人坐在一起,即使如此圍着坐,但大家都變成「低頭一族」,不是上 YouTube 追劇,就是收看或發送訊息……進入這智能時代,不但手錶店鋪越來越少,人與人的溝通模式都改變了。   其實從另一方面看,善用智能手機亦有助突破地域限制,增進彼此的關係。就以這段疫情下的日子為例,我們不能探望住在院舍的父母,或是搭乘飛機一見移居外地的子女,但運用手機程式的視像功能,便可稍解掛念之情!   有時候,智能手機也可在特別的情況下,幫助我們親近神。一個多月前,信徒仍未能現場參與教會的崇拜聚會和團契活動,只可用電腦或手機參加網上聚會。在每天繁忙的生活中,信徒亦可藉着在智能手機上安裝的聖經應用程式(Bible apps),盡量騰出時間和空間,領受上帝的話語,作為「腳前的燈」、「路上的光」(詩篇119:105)。   聖經也敦促我們竭力領人歸主:「我們傳揚他,是用諸般的智慧,勸戒各人,教導各人,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。」(歌羅西書1:28)今天,我們可用智能手機,隨時傳送寶貴的聖經經文予遠處或海外有需要的人,安慰和鼓勵他們,或是佈道會的信息,向他們傳福音。   另一方面,請緊記耶穌要我們傳揚祂,不只是在智能手機按一按,發送福音信息,還要找機會用行動把祂的愛實踐出來。智能手機可能只是第一步,還有第二步、第三步,甚至第四步,直至福音對象從你身上看見主耶穌。耶穌在世沒有叫天使用能力令人相信祂,卻親身進到人群中,接觸他們,認識他們心靈的需要,然後幫助他們、醫治他們、改變他們。雖然智能手機改進了我們的生活,但信徒要把人領到耶穌那裏,單靠一個 app 就可以嗎?   所以,智能手機的功用如何,全賴我們怎樣使用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