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鬆你的心

你近日的工作是否十分忙碌,忙得沒有一點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,甚至靈修、祈禱都是「水過鴨背」,腦子不停地轉、轉、轉?這實在令人太累了! 有時疲累不一定與工作有關,家人的不和、同事的爭鬥、心裏的不平……都容易使人心力交瘁。近日的新聞更使人倍覺疲累,各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爾虞我詐、彼此猜忌;當中是非黑白,究竟有誰可以判斷? 每天上班下班的途中,在車廂內亦不時聽見有人在爭吵,有些是對着手機怒罵,有些是與身旁的人互相指罵,你一言我一語,各有各的道理和立場,實在難分對錯。這令周圍的人耳根不僅難以清靜,心中也隨之煩躁起來。回到家中,最想做的就是立即洗澡,上床睡覺,抓緊一點點安靜的時刻。 耶穌在世為人的時候,也常感到疲倦不堪。耶穌每天都教導門徒,但門徒總是對真理充耳不聞,或是摸不着頭腦,而且常常互爭「上位」,試問耶穌怎會不疲倦?每天更有不少人前來找耶穌醫病和趕鬼,使祂從早忙到晚,實在疲累極了。那麼,耶穌怎樣恢復祂的能力呢? 耶穌喜歡與父上帝親近,聖經多處描寫耶穌獨自一人禱告的情景。馬太福音十四章22至23節記載:「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,先渡到那邊去,等祂叫眾人散開。散了眾人以後,祂就獨自上山去禱告。到了晚上,只有祂一人在那裏。」在耶穌被釘十架的前一夜,祂亦在客西馬尼園禱告。 讓我們也學效耶穌的榜樣,在最忙碌、最疲倦、最不安的時候,先深呼吸一下,然後在禱告中向我們的父上帝傾訴心裏的掛慮。當我們與上帝深度相交,靈、魂、體都能得到更新。儘管眼前的困難或許沒有除去,身上的重擔仍未減輕,但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眼光去面對身處的環境。 所以,無論任何情況,當我們倚靠主,就可放鬆心情,因為只有衪明白我們。疲累的時候,更要安靜下來親近主,而且緊握主的手,讓衪帶領我們走下去!

永不止息的盼望

打仗的風聲四處響起,還不時發生各樣的天災,令不少人生活於惶恐不安之中;加上民生越來越困苦,有些人更面臨失業、債務纏身,或是被病患折騰,甚至痛失親人……面對前路,你最想要的是甚麼?除了平安之外,那就是永不止息的盼望!但哪裏找到真正的盼望呢? 基督正是我們的盼望。祂二千多年前降生的時候,一班牧人如常在夜間看守羊群。這些牧人與我們無異,在生活中經歷許多憂傷、愁苦、掛慮、缺乏、疲倦和不安。但在那個黑夜裏,主的榮光照耀他們,且有天使向他們宣告救主降生的喜訊,為他們帶來人生的盼望! 有時候,我們的人生何嘗不像黑夜一樣?四周不也是充滿憂慮和不安嗎?但主耶穌基督來到世上,祂的榮光照在黑夜裏,也照在我們的心中,從外至內除去我們的黑暗,叫我們得着真正的平安和喜樂,帶給我們人生的盼望。這盼望就是:基督的救恩使我們與上帝和好,而且叫我們能夠榮耀上帝,成為祂所喜悅的人。 主的平安也臨到我們心裏。聖經這樣應許:「上帝所賜、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。」(腓立比書4:7)我們心中有基督,就可以有不變的平安,去面對不測的風雲。別人或許令我們失望,環境也會使我們灰心,逆境更叫我們絕望;但惟有基督永遠「是我們的力量,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」(詩篇46:1)。所以,我們當立定志向,不看別人,也不看環境,只仰望基督,祂是我們的盼望! 保羅在羅馬書十五章13節說:「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,因信將諸般的喜樂、平安充滿你們的心,使你們藉着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!」初期教會的信徒不但陷入逆境之中,更因着信仰而受到種種逼迫與苦難,心中感到失望,甚至絕望。所以,保羅提醒他們,上帝就是他們「逆境中的盼望」,使他們得着力量,在逆境中活出燦爛的人生。時至今天,這更是我們寶貴的得力之源! 願我們在各樣憂慮和不安之中,更經歷主的同在,把憂慮變成喜樂,不安變成平安,存着盼望和信心繼續走前面的路程!

假如那天我在場…

復活節是記念耶穌從死裏復活這驚天動地的事蹟。按聖經記載,耶穌從死裏復活以後,曾十次向祂的門徒顯現。在祂復活後的第四十天,耶穌更被接升天。使徒行傳一章6至9節這樣寫道: 他們聚集的時候,問耶穌說:「主啊,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?」耶穌對他們說:「父憑着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、日期,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。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,你們就必得着能力,並要在耶路撒冷、猶太全地,和撒瑪利亞,直到地極,作我的見證。」說了這話,他們正看的時候,祂就被取上升,有一朵雲彩把祂接去,便看不見祂了。 門徒那天目睹耶穌升天,大感驚訝,不禁定睛望天好一會兒。假如那天你也在場,你會有何反應呢? 甲:我會跪下痛哭,回想自己之前對耶穌的態度冷淡,甚至不信祂,原來衪所說的都是真的! 乙:我會為耶穌感到驕傲,因為我早已認定耶穌是我的主,祂說的每一句話,我都篤信不疑。現在證明祂真是上帝的愛子! 丙:我會感到後悔,因為我錯過了每一次與祂相遇的機會。我早一點認識祂就好了!原來朋友告訴我有關祂的事蹟,都是真的! 丁:我會很驚慌和害怕,因為我一向反對論及衪的一切事情,現在才知道這些都是真的!衪會跟我算賬嗎? 你的反應又是怎樣? 聖經記載在耶穌升天之後,事情繼續發展下去:「五旬節到了,門徒都聚集在一處。忽然,從天上有響聲下來,好像一陣大風吹過,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,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,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。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……」(使徒行傳2:1-4) 接着經文記載聖靈降臨後,彼得向眾人述說上帝的救恩,勸導各人悔改,受洗歸入基督。那天就有三千人受洗,他們「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,彼此交接,擘餅,祈禱」(使徒行傳2:42)。這就是新約教會的開始。 門徒被聖靈充滿,得着從上而來的能力、信心和智慧,甘願忍受各樣逼迫,勇敢地走上傳福音之路,在各國各地宣揚主的救恩,帶領千千萬萬人歸向主。 今天,聖靈降臨已近二千年了,你已領受聖靈嗎?順着聖靈的引領,你會為主做甚麼?

跌倒再起來

彼得是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,聖經記載了許多關於彼得的事蹟,包括他的失敗與跌倒。你也試過失敗嗎?你會因此而灰心沮喪嗎?讓我們來看看彼得跌宕起伏的經歷,或許當中有一點啟迪。 我們先來到耶穌第一次呼召彼得跟隨衪的情景(路加福音5:1-11)。那時候,彼得是一個二、三十歲的年輕人,且是加利利海上的一名漁夫,有豐富的捕魚經驗。這一天,彼得辛勞了一夜,卻一無所獲,於是清洗魚網,準備回家。突然有個陌生人(就是耶穌)叫他再次下網捕魚。如果你是彼得,你會怎樣回應?你會對耶穌說:「我已試過很多次,一條魚也捉不到!」或是:「我已洗了魚網,趕着回家吃飯。」或是「你是捕魚專家嗎?你保證一定有魚嗎?」 但是彼得沒有提出這些問題,便相信耶穌的話,把船開到水深之處,下網打魚。彼得真的捕獲了很多魚,使他的網險些裂開,令他大感驚訝!經歷這個神蹟後,彼得覺悟自己的罪,立刻俯伏在耶穌膝前,說:「主啊,離開我,我是個罪人!」彼得的心向主敞開,願意不惜任何代價都跟隨主。 然而,彼得也有軟弱的時候。有一次,他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,便學效耶穌也下到海面上,要往耶穌那裏去。豈料他因害怕而開始往下沉,立刻喊道:「主啊,救我!」(馬太福音14:30),耶穌便伸手拉住他。這讓彼得認識自己是多麼需要學習倚靠耶穌。 有一次,耶穌問門徒:「你們說我是誰?」彼得回答說:「你是基督,是永生上帝的兒子。」(馬太福音16:16)彼得勇於宣告他對耶穌的認信,獲得耶穌稱讚。可是,耶穌接着告訴門徒,祂必須受難甚至被殺。這是彼得無法接受的,他就拉着耶穌,說:「主啊,萬不可如此!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。」(第20節)耶穌就轉過身來對彼得說:「撒但,退我後邊去吧!你是絆我腳的;因為你不體貼上帝的意思,只體貼人的意思。」(第23節) 在耶穌被釘的前夕,祂對彼得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,今夜雞叫以先,你要三次不認我。」彼得卻回答說:「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,也總不能不認你。」(馬太福音26:34-35)彼得自以為站立得穩。但事實上,彼得當晚受人查問時,真的三次不認主!直到雞叫的時候,他才想起耶穌的話,就出去痛哭。 彼得從高峰倒下來後,對自己頓失信心。耶穌從死裏復活後,在提比哩亞海邊再向門徒顯現,祂三次問彼得:「你愛我嗎?」(約翰福音21:19)目的是要恢復他的信心,並向他委以重任,使他重新得力。 彼得向來性急而衝動,說話不經思考,而且常常犯錯,然而耶穌卻以無比的愛去扶持他、信任他。我們也有失敗、跌倒的時刻,滿有憐憫和慈愛的主耶穌也同樣會接納我們,幫助我們。所以,讓我們放下一切憂慮、愧疚,來到主的恩座前,求祂賜信心和力量,努力完成祂交託我們的使命。

不再作嬰孩

你成為「基督徒」已多久了?一位朋友曾有以下的分享,你也是這樣嗎?   我不經不覺成為「基督徒」已二十多年了,我在「基督徒」三個字加上引號,因為我仍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努力,都達不到我認為是一個正式的基督徒的標準。為甚麼? 若有朋友約我在週日去遊玩,我會選擇當天不返教會參加主日崇拜;但會早一天祈禱,告訴上帝:「對不起,我有一個重要的約會,我選擇了朋友,而不是祢!」 若在週日可以「開工」,我會為着多賺一點工資,選擇在那天加班而不參加主日崇拜;我會告訴上帝:「對不起,我愛錢財多一點!」 若遇到一點兒挫折,我便會埋怨上帝:「祢為甚麼讓這樣的事臨到我?祢不再愛我麼?」 我會因為自己小小的好行為(其實只是自己認為好的),就滿心歡喜地在禱告中炫耀一番,說:「主啊!祢看看,我又做了一件令祢高興的好事……」 有時候,我更向上帝提出交換條件,說:「主啊!如果我做了這件事情,祢會賜給我甚麼?」 若有人對我不義,虧待了我,我便會大發雷霆,憤怒地埋怨上帝:「主啊!祢為何由得別人這樣對我?祢為何不施行公義?」   這位朋友事事都推卸給上帝,缺乏自省與承擔。這是上帝喜悅的嗎?究竟上帝喜悅的基督徒是怎樣? 單純愛主 很多基督徒「愛」上帝,因為上帝賜給他們許多恩惠,但這種「愛」不是上帝所喜悅的。他們在順境時,滿口都是讚美的話;但一遇到艱難困苦,或是上帝要他們受點苦時,便心中懷疑,口中埋怨,甚至離開上帝。上帝要求我們愛祂,不只是為了得到恩典,更是被上帝的愛所吸引而去愛祂。 聖潔生活 在這罪惡的世代,我們的生活必須聖潔,才得上帝喜悅。人只看外貌,但上帝不像人看人,祂要察看我們的內心,過於我們的手所作的工。人容易被罪惡所勝,幸好聖靈住在我們心中,隨時指引我們離棄罪惡。所以,我們要學習聆聽和順從聖靈的帶領。 殷勤事奉 我們常為着追求世上的物質,浪費許多時間;可是在追求靈命長進上,一點代價也不肯付。願我們每天都靈修、讀經、禱告,更多親近上帝,讓上帝的話語充滿我們整個心靈,使我們滿有新的力量和恩典去事奉祂。 願我們都如聖經所說:「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,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」(希伯來書 6:1),長大成人,不再是吃奶的嬰孩!

基督的香氣

踏入春天,花草樹木都甦醒了,紛紛搶着從泥土裏長出來,不少花兒含苞待放,有些更已爭相吐豔。走進郊外,繁花似錦,傳出陣陣芬芳,吸引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,令春天更加燦爛、更加美麗。 聖經中提到的花頗不少,有杏花、百合花、鳳仙花、玫瑰花和番紅花等,都是上帝創造。所羅門在雅歌2章1節說:「我是沙崙的玫瑰花,是谷中的百合花。」沙崙是聖地西邊沿海的平原,生長了一種平凡的小野花,像玫瑰一樣。所羅門雖是一國之君,但他謙稱自己只是沙崙平原上的一朵小野花。這不期然比喻了我們的主耶穌基督,祂本是高貴,卻甘願降卑,道成肉身,為救贖人類死在十架上。 雖然花很快會凋謝,但上帝卻賜予華麗的裝飾,更讓不同的花散發着各種吸引人的香氣。同樣地,上帝也要我們散發基督馨香之氣。聖經說:「感謝上帝!常率領我們在基督裏誇勝,並藉着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。因為我們在上帝面前,無論在得救的人身上或滅亡的人身上,都有基督馨香之氣。」(哥林多後書2:14-15) 保羅在這裏說我們「都有基督馨香之氣」。究竟這「香氣」是甚麼?它就是能讓人「聞」到之後,心裏感到平安和喜樂的香氣。在基督徒的生活中,我們不只在教會裏事奉,也在教會外的任何地方傳揚上帝的救恩。當我們顯出基督徒的品德,例如:愛、溫柔、良善、忍耐、謙卑、節制、憐憫、饒恕……並從心中湧出上帝所賜的平安和喜樂,便足以讓周圍的人「聞」到基督馨香之氣,感受到救恩是何等美好! 我們若是活在基督裏,常有基督與我們同在又同行,上帝的恩典與能力便在我們的生命中彰顯,使我們能「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」。可是,當我們被世間的困厄纏繞,只感到人生的種種痛苦、無奈、沉重、乏力和捆鎖;或被世上的事物牽絆着,常為名利而追逐與競賽,那又如何散發這香氣呢? 今年春天,就讓我們立志放下各樣纏累我們的重擔,從裏到外散發「基督的香氣」,在不信的人中傳揚美好的救恩!

聖經:防騙錦囊

近來發生許多詐騙事件,欺詐手段層出不窮,甚至有青年被騙至KK園遭禁錮,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,不少人擔心自己或親友會成為下一個受騙者。 其實從古至今,騙徒從沒有消失。隨着科技進步,騙術也「與時並進」。騙徒借助高科技,偽裝得更維肖維妙,而且衍生各種新招數,使人更加不易識別,防不勝防。 很多時候,騙徒是從人性的貪念及私慾乘虛而入,利用人心不知足,來謀取他們的不義之財。這幾年間,隨着社會變遷,有些人失去工作,常為生計掛慮,渴望抓緊機會賺取更多金錢;也有人在憂傷之中,希望以財富來獲得安全和保障;這些都讓騙徒有機可乘。有時候,騙徒更以卑劣的手法,就是利用人的善良和愛心來行騙,這更需要智慧去提防。 聖經是一本很好的防騙錦囊,當中記載着: 「耶和華是我的牧者,我必不致缺乏。」(詩篇23:1)也說:「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,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;因為主曾說:『我總不撇下你,也不丟棄你。』」(希伯來書13:5)這清楚告訴我們,靠着上帝的幫助,我們便能感到滿足和平安,知道一切都有上帝最好的安排。那又何需為明天憂慮? 「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,就陷在迷惑、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,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。」(提摩太前書6:9)這提醒我們不要貪「快錢」,知足和勤勞才是積聚財富的正路,否則心中的貪念容易把我們引到騙徒面前,落入詐騙的陷阱中。 「不要自以為有智慧;要敬畏耶和華,遠離惡事。」(箴言3:7)這一語道破人的自恃,常常自以為是,自以為智,可以識破各樣騙術。但所謂「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」,騙徒早已計算了人這種自高之心,人往往受騙後才醒覺自己的愚昧。 「你們要靈巧像蛇,馴良像鴿子…」(馬太福音10:16)也說:「應當防備犬類,防備作惡的…」(腓立比書3:2)關愛之心原是好的,尤其是對我們摯愛的親人,但在仁慈和愛心之上,還需要像蛇般靈巧,提高對人與事的警覺性和敏感度,以智慧去洞悉惡人的計謀。 在這個世代,要常常緊記:「人心比萬物都詭詐,壞到極處,誰能識透呢?」(耶利米書17:9)但我們不用擔憂,上帝在接着的第10節說:「我—耶和華是鑒察人心、試驗人肺腑的,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結果報應他。」感謝主,一切都在祂的鑒察中!

真「福」滿載

不論你有沒有信仰,都喜歡接受別人的祝福,因這或會為你帶來正能量,甚至好運,使你事事順利……但是耶穌所講的「福」,卻與我們每天所想所求的,或有很大的落差。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3至10節論到的「八福」,正是我們每日都要面對的境況。 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!——這對你來說是甚麼?心中感到一片空虛和孤寂?或是看見自己的無助,明白快樂不在於自己,也不在於世上的成就和地位? 哀慟的人有福了!——每天看到有關世界各地戰爭的新聞,想到人類的貪婪帶來許多傷害、死亡、失去,心中感到難過,但又可以做甚麼? 謙和的人有福了!——你也許不知自己是否一個謙和的人,只是身邊常有不少強人和惡人為自己的利益而欺壓弱小,但沒有人敢為他們發聲,所以你寧願做個 “yes man”?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!——每日面對越來越多不公不義的事,你會不由自主地渴慕上帝的公義臨到,使你的信心堅穩嗎? 憐憫人的人有福了!——憐憫就是感同身受,體恤對方的困苦。在今天這個真假難分、謊話連篇的社會,你是否已少了憐憫之心?可是,當你回想主曾憐憫你、看顧你,你又願意去憐憫別人嗎? 清心的人有福了!——清心就是只有一個目標:完成上帝的旨意,藉此榮耀祂。這個世代,網上和不同的社交媒體(如:WhatsApp、Instagram、Facebook)每天都流傳太多資訊,真的令人難以專一地仰望上帝! 締造和平的人有福了!——許多人的新年願望就是世界和平。可是,在日常生活中,人與人之間也難以締造和平。例如:今天網上欺凌的事件越發增多,因為人人都愛扮演評論者,給別人帶來很多無形的傷害,但有誰能伸出援手? 為義受迫害的人有福了!——你試過堅持做正確的事情,卻換來批評、指責,甚至迫害嗎?為何這樣?聖經給我們最好的答案:因為這個世界是與上帝為敵的。但你仍願意為義受迫害嗎? 請想一想:你希望在這一年嘗到「八福」之中哪一個福氣,真正體會上帝所賜的福是怎樣?

我要像「蛇」?

踏入農曆新年,亦是「蛇年」開始,讓我們來談談「蛇」。 中國人幾千年來都以蛇為陰險惡毒的象徵,對蛇的觀感多是負面,例如在常用的成語中:對於心術不正、行為閃縮人士,形容為「蛇頭鼠眼」;對於口蜜腹劍、表裏不一的人,形容為「佛口蛇心」或「蛇蠍心腸」;當一群人聚集一起,便形容為「龍蛇混雜」,似乎都語帶貶意。 聖經亦有很多關於蛇的記載,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莫過於創世記3章1至5節,因為人類始祖犯罪墮落,是蛇誘惑夏娃偷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所帶來的惡果。聖經第一卷書稱「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」(創世記3:1),而最後一卷書則稱「大龍就是那古蛇,名叫魔鬼,又叫撒但,是迷惑普天下的」(啟示錄12:9)。因此,信徒都視蛇為撒但的化身。 可是,當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,途經曠野時,很多人被毒蛇咬傷,上帝吩咐摩西:「『你製造一條火蛇,掛在杆子上;凡被咬的,一望這蛇,就必得活。』摩西便製造一條銅蛇,掛在杆子上;凡被蛇咬的,一望這銅蛇就活了。」(民數記21:8-9)這「銅蛇」正預表上帝的醫治和拯救。 在新約聖經中,耶穌與尼哥德慕談論救恩時,說道:「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,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,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。」(約翰福音3:14-15)耶穌藉舊約的銅蛇來預表祂被釘十架。以色列人昔日仰望銅蛇,表示他們承認自己的罪、盼望得救,並相信上帝會拯救他們。今天,我們只要仰望十架上的耶穌,將得到永恆的救贖。 耶穌亦因為世間邪惡,人心狡詐,在差派門徒出去傳道時,囑咐他們:「我差你們去,如同羊進入狼群;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,馴良像鴿子。」(馬太福音10:16)我們身處末世,四周不法的事日益增多,在面對各樣危機、衝擊、陷阱時,更要以警覺、機敏的心去勝過,靠主站立得穩。 最後,在此謹祝大家:「靈巧像蛇,馴良像鴿」!常常追求屬靈進深,不要「虎頭蛇尾」!

人生得與失

人的一生中,總會面對許多「生命的抉擇」,到底應該「緊抓不放」或是「該放就放」?在「放」與「不放」之間,除了要考慮自己緊抓着的是甚麼,更要從上帝的角度來看,怎樣才能被上帝陶造,成為祂喜悅的人。 我們可以從雅各的人生去思考如何成為上帝喜悅的人。「雅各」這名字在原文的意思是「抓住」,他在母腹中已跟攣生兄弟以掃相爭,最後抓着哥哥的腳跟出生。這似乎注定了雅各一生要從爭奪、計較開始,而雅各騙得長子名分、抓住拉班的財產、與上帝摔跤,都將雅各「算計的人生」表露無遺。 雅各因出生的次序,注定失去長子名分,也沒有長子可獲得的祝福。這對雅各來說是何等的大事,他一直對此念念不忘,一有機會便想從以掃那裏奪回來。強取硬抓雖然使雅各得到了長子的祝福,卻也失去了父母與兄弟,並付出逃難二十年的痛苦代價。 當雅各「逃」到舅父拉班那裏,因深愛拉班的小女兒拉結,甘願為她服侍拉班七年。等到日期滿了,雅各便提出想迎娶拉結,卻被拉班欺騙,以大女兒利亞代替拉結。這就如雅各當初騙取父親的祝福一樣。但雅各為了「抓住」愛人,又再服侍拉班七年。到了雅各要離開拉班時,他又重施故技,以「逃」的方式離開。最後,拉班追上來,沒有跟雅各和好,只是與女兒和外孫親嘴,而且拉班與雅各所立的約竟是「互不侵犯」,從「親屬關係」變成「互不侵犯」,實在可悲。 雅各來到了渡口,便先打發妻兒都過了雅博河,只剩下他一人。上帝以「天使的形象」來和雅各摔跤,直到黎明,為要考驗雅各,並且賜福予他,改變他往後的人生。雅各或已察覺此人就是「上帝的化身」;於是他的本性顯露出來,絕不放棄可獲得祝福的機會。雅各對那人說:「你不給我祝福,我就不容你去。」上帝於是賜福予他。雖然雅各從此瘸腿,但每當他看見自己身體的軟弱時,便更加懂得仰望主。 雅各往後的人生經歷許多「失去」,他心愛的拉結死了,還以為失去最愛的兒子約瑟。在這些過程中,雅各明白自己曾經「在乎的」、「抓取的」,都「歸於無有」。許多人在這些傷痛之中,可能會被擊垮;但雅各卻從憂鬱中走出來,學到原來掌管生命與未來的不是自己,而是那位創造主!醒悟過來的雅各,生命開始蛻變,從「抓住」的人生,變成「給予(傳承)」的人生。他此後不斷成為別人的祝福,並把這「祝福(信仰)」傳給四周的人,直到人生盡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