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終的目標

最終的目標   今年的奧運熱潮喚起我們對體育精神的再思,尤其在今天身處的困境中,運動員堅毅不屈、再接再厲的精神,更值得我們學習。他們每天接受艱苦的訓練,經歷無數的傷與痛,為的是追求他們的夢想?為他們的目標而奮鬥?或是挑戰自己的能耐與極限?   對於身體有缺陷的人來說,參與體育競技,豈不是更大的挑戰,更需要克服許多的困難嗎?在剛剛舉行的殘疾人奧運會中,本港共有24位運動員出戰八大運動項目,包括輪椅劍擊、硬地滾球、游泳及羽毛球等。   其中一位被譽為「香港輪椅劍擊天后」余翠怡,是小編所認識,也深深佩服的。她在十一歲時左膝蓋突然腫起來,經抽查細胞化驗後確診骨癌,後來因左小腿做化療時出現排斥,不得不在十三歲切去一條腿。她十六歲學習輪椅劍擊,二十歲第一次參加「殘奧」,之後每一屆「殘奧」都參加,在過去四屆共奪得7金3銀1銅的驕人成績。   余翠怡在接受訪問時,這樣說:「我可以說是獲得了第二人生,十一歲之前,我是一個無憂無慮、健康快樂、有父母愛錫的小朋友,如果不是這個病,我可能過著平凡的人生,讀書、工作、結婚生子……在我十三歲要把一條腿切去時,真的不開心,但我從沒有自暴自棄、怨天尤人,或者放棄自己……如果可以選擇,我當然希望無病無痛,但如果我不是傷殘人士,就不會成為『殘奧』冠軍。我接受自己身體上的殘缺,每個人都面對不同的問題,有不同的經歷,看你如何把握……」   在我們的人生路上,何嘗沒有遇上逆境與患難?在差點要放棄的時候,這些運動員的堅持和苦拼,或可成為我們的激勵。但不要忘記,我們更有從上而來的力量幫助我們:「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,是我們的力量,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。」(詩篇46:1)願我們每天都靠著這力量和幫助,回應上帝給我們的召命,誠如保羅在腓立比書3章14節所說:「向著標竿直跑,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。」  

輸在起跑線

輸在起跑線   有一次,在我們舉辦的一個講座完結後,一位青年眼有淚光地靜靜在旁等候與講員合照,他像是滿懷心事、鬱鬱寡歡……待我們嘗試更多認識他,才發現他的另一面……   單從外表,如果你不認識他,絕對不會上前接觸他,因為他先天患有亞伯氏症,臉容不美,甚至可能嚇你一跳!他自小受人欺凌,更被人誤會精神出了問題。別人看不見他的優點與潛能,上帝卻早已看見;而且讓我們認識他,帶給我們很多正能量。除了因為他的經歷,還在於他不美的外貌藏著一顆善良的心;更有專業的審美眼光,可以拍出一張張有深度的相片、一段段感人的好戲!   常言道「人生無常」,能擁有健全的身體,並且健康地成長,並非必然。以下是阿言這位青年分享的見證:   由於先天患有罕見的亞伯氏症,我自小出入醫院無數次去動手術。這個病亦影響我的身體出現一些缺陷,在小學階段常受到同學欺凌、嘲笑、侮辱。我曾經嘗試尋求學校社工的幫助,但那位社工不單不相信我的話,而且覺得我的精神有點問題,令我大受傷害,不敢主動結交朋友,所以我從小到大都朋友不多。   我就讀的中學是一間基督教學校,每星期都有一堂宗教課。雖然我每次上堂都不明白老師在說甚麼,常打瞌睡,但記得老師說過一句話:「信耶穌就上天堂,不信就落地獄」,這句話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。可是,究竟天堂是甚麼?除了每星期的宗教課,在聖誕節前,學校會舉行佈道會,台上的老師每年都會問:「你願意接受耶穌成為你的救主與生命的主嗎?若是願意,請舉起手,我們會為你祈禱。」但我每年都無動於衷,因我慣與外界隔離,把自己收藏起來。   直至2007年,爸爸的一位朋友邀請我參加一個制服團體的聚會,起初我總是婉拒,因為害怕會被歧視,甚至像小學時被欺凌。但爸爸這位朋友不厭其煩地邀請我,最後為了敷衍他,我便答應參加一次。當我踏入聚會場地,感受到一種從沒有的溫暖與愛,導師和隊員不僅沒有排斥我,而且關心、鼓勵、支持和接納我。在不知不覺間,我一次又一次參加他們的聚會,而我之前在腦海中許多假設的問題再沒有出現,並且開始願意接觸不同的人,亦透過導師的教導和講解,讓我深入認識福音。2008年5月,有弟兄姊妹再次問我是否願意接受耶穌成為個人的救主時,我就決志信主;後來於2011年10月正式成為新造的人,加入教會。   縱然這一刻仍未忘懷童年的陰影,但感謝神,讓我願意認識身邊的人,尤其是去年認識了友會一位姊妹,在我陷於低谷時幫助、鼓勵和支持我,讓我一步一步從逆境中走出來,去服事人,而且在台上領詩,甚至今天能在人前分享見證。馬太福音19章26節說:「在人這是不能的,在上帝凡事都能。」   編後語: 阿言,我們在此向你道謝,感謝你一直支持我們,幫忙很多拍攝和錄影的工作。你是多麼的樂於助人,從不拒絕別人的請求,即使沒有報酬,也欣然接受,因為你只想幫助人,所以有些人喜歡佔你便宜。記得有一次,我們十分氣憤地談到如何被人佔便宜,你卻默默地點頭,深明當中的感受。耶穌說:「無論何人,因為門徒的名,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裏的一個喝,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人不能不得賞賜。」(馬太福音10:42)你常常給人送上涼水,但有誰給你一杯呢?   從你身上,我們學習不必計算那麼多,也不用為明天憂慮。你媽媽早已離開你,爸爸從沒有出現,只有主耶穌每天陪伴你。在此,盼望你繼續努力為主而活,以生命去見證祂,讓祂在你身上成就祂的美意!  

人生勝利組

人生勝利組   香港過往多年的安定繁榮,彷彿被接二連三的風暴席捲而去。面對巨浪沖擊,有人選擇移居他鄉,有人選擇留守故地;但無論如何,同樣要面對不同的困難和挑戰。在種種變幻莫測的境況中,如何堅信不移,持守信仰?聖經中哪一位人物也曾遭逢人生的起起落落?他在整個過程中怎樣倚靠神?   讓我們來看看舊約聖經中的約瑟。他的前半生歷盡坎坷,然而最後的結局卻是如此奇妙!從約瑟身上,我們可學到如何面對人生遇上的難題。約瑟在不敬虔的文化中,成為一個敬虔的人,一個真正的勝利者!究竟他的得勝祕訣在哪裏?   上帝同在   試想約瑟十七歲時,不只是遠離家鄉、被賣為奴,且被自己的家人出賣,這是多麼痛苦的經歷!在這情況下,人很容易心中充滿苦毒、怨恨,但約瑟不是這樣。雖然他離鄉別井,但他真實地經歷了上帝的同在,把他的苦毒和怨恨轉化為饒恕與感恩。   上帝與約瑟同在,不但是約瑟的親身感受,他的主人波提乏也感覺得到。創世記39章5節說:「自從主人派約瑟管理家務和他一切所有的,耶和華就因約瑟的緣故賜福與那埃及人的家;凡家裏和田間一切所有的都蒙耶和華賜福。」因此,波提乏把一切都交給約瑟管理。   勝過試探   約瑟被賣到埃及時,可算是個「窮光蛋」,如今他在波提乏家中掌握大權,容易受到錢財的試探,趁機中飽私囊,為自己賺一筆「油水」;但約瑟沒有這樣做。除了錢財之外,約瑟還要受「色」的試探。波提乏的妻子見約瑟年少英俊,屢次引誘他同寢;但約瑟一次又一次勝過這試探,即使為此身陷牢獄也在所不惜。   約瑟勝過試探的秘訣,就在創世記39章9節末:「我怎能作這大惡,得罪上帝呢?」他敬畏上帝,故不敢得罪上帝。同樣地,不論在甚麼環境,只要我們常存敬畏上帝的心,就能勝過各種罪惡的試探。   不自怨自艾   約瑟在獄中的境況如何?不問而知是嘗盡痛苦。約瑟此時若變得自憐,甚至自怨自艾,是可以理解的,因為他是為著尊敬主人和潔身自愛,才受到這樣的對待。幸有上帝與他同在,向他施恩,即使在監獄之中,仍受獄長賞識,被升為領袖。   所以,即使我們陷入困境,只要我們不存怨憤,專心倚靠上帝,困境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學校,教導我們信心的功課,熬煉我們成為上帝喜悅的人,像鍛鍊約瑟一樣!  

阿爸,我想

阿爸,我想…… 寸草心   太平洋東岸的海風輕撫著她的長髮,潮浪沖刷著腳下細沙,她手中拽著那本雜誌,咀嚼著剛才牧師說的話: 「這本中文期刊的總編,在主日週刊看到你的信主見證散文就喜歡,徵得我們教會同意刊登了。這期送你啦,今後多寫呀。」 一波小白浪湧來,她竟打了個寒颤,思緒淌回大洋西岸一個只有月光的夏夜…… 那年八歲的她牽著爸粗大的手,蹦跳踏踩著自己的影兒,「爸爸,我想長大以後寫作!」她仰起頭,天真地晃著兩條羊角辮。 「不好,作家都很苦……」爸還提到幾個坐牢、自殺的人名,她黯然想起鄰居整天躲在家寫小說的大姐姐,街坊的阿姨們說「沒出息」。 然而,她最愛上中文課,聽到陶醉時連小腦袋都會不知不覺歪到一邊。做完家課,爬上爸爸的書架,生吞活剝《水滸傳》、《福爾摩斯探案記》、《基度山伯爵》、《一千零一夜》、《蝦球傳》,舔嘗《圍城》、《人啊,人!》的絲絲苦澀。捧著《紅樓夢》,就想像一家子變成了戲台上濃妝彩抹的演員。 老師把她的作文送去作家協會的少年徵文比賽,還得獎了,可她一點也不興奮。為了進名牌大學,滿書架都是應考工具書。爸總是很忙,媽總在做家務,誰也不知道她的小船早就迷失了方向。 留洋數年,信主是始料不及,卻是生平第一次獨自決定的大事,一直沒有告訴家人。唉,但那意外「被發表」的文章,刊登教會提供的真實姓名和作者簡介呢! 一波又一波吐著白沫的潮水衝上沙灘,她不知該怎麼向爸媽交代,苦惱地一屁股坐下來。 直到斜陽落下,她仰起頭來,彷彿那夜月下拉著爸的大手說:「阿爸,我不是想當作家,只寫一些祢的事,會很苦嗎?」 湛藍的海面飄過幾片雪白的帆,腦海掠過友人的幾行詩句:遠航,我拒絕任何行囊,因為風,沒有固定的方向。 過了很久,很久,靜謐中,靈魂深處一個溫柔的耳語:不用怕,我就是你的港灣。   (文章曾發表於《基督教週報》第2920期,蒙允許轉載)  

少年大事

少年大事   資訊科技的發達,加速了網絡訊息的傳播,也進一步加深了中年父母與少年子女的距離,這就是所謂的「代溝」吧!   有父母嘆著氣說:「我已投降了!實在無法與家中的少年子女溝通,他們的想法與我們這一代簡直南轅北轍,網上與朋友無所不談,但對著父母卻一言不發。當他們的學業成績有進步,我都會讚賞他們一兩句,但總不及朋友給他們的“like”令他們雀躍。最叫我氣惱的,就是他們的房間常是一片雜亂,垃圾堆積如山;而且不是忘記這,就是忘記那……我不禁心裏問:究竟他們有甚麼人生目標?以後的日子怎麼過?」   也有年輕人這樣回應他們的父母:「是你在這冷漠的世界把我生下來……我辛辛苦苦讀書是為了甚麼?我也想知道我的人生有甚麼目標!究竟我以後的日子怎麼過?」   今天,不少基督徒父母帶著孩子參加教會的小學級主日學,但孩子升上中學後,又有多少個願意每星期都跟隨父母上教會?許多牧者都為到如何牧養千禧年後出生的一代而苦惱。他們究竟在想甚麼?在這個包容同性婚姻、接受婚前性關係、不抗拒大麻副產品的時代,對新一代來說,福音已是outdated嗎?聖經的真理已不切實際嗎?如何鼓勵他們多讀聖經、持守信仰,是現今教會的挑戰!   信仰其實是一個經歷。回想我們走過的信仰路,我們都曾離開主很遠,拒絕福音;今天能接受耶穌為救主,因為我們經歷過祂的愛和恩典。同樣地,新一代也需要經歷主才能相信主!祈求上帝賜我們智慧與耐心,能明白他們的想法,並學習以愛吸引他們認識主、歸向主!   另一方面,聖經也提醒我們: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」(箴言22:6)在成長過程中,孩子無可避免會面對各種誘惑與沖擊,所以我們當趁孩子年幼願意受教的時候,更多關心他們,與他們建立互信的關係,而且盡早把上帝的真理注入他們的心靈,使他們有足夠的防禦能力,為他們未來踏入反叛期鋪路。   因此,本社正計劃出版四期的「3D布偶兒童電子書」,作為小一學生的課外讀物。當中包括一些品德故事、減壓良方,還有「布偶老師」的正向教導,以及為家長打氣的文章,盼望透過學校免費分發開去,為今天的小一學生和家長出一點綿力!  

Prayer in July

代禱   當您心靈疲倦,沒有能力去禱告;當您太多負能量,內心充滿疑問,沒有能力去禱告;當您面對種種沖擊,信心開始動搖,沒有能力去禱告……我們邀請您每日唱出或讀出以下的禱文,重新得力:   使我作祢和平之子,在憎恨之處播下祢的愛; 在傷痕之處播下祢寬恕;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。   使我作祢和平之子,在絕望之處播下祢盼望; 在幽暗之處播下祢光明;在憂愁之處播下祢歡愉。   使我作祢和平之子,在赦免時我們便蒙赦免; 在捨去時我們便有所得;迎接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。   副歌:哦,主啊,使我少為自己求,少求受安慰,但求安慰人; 少求被瞭解,但求瞭解人;少求愛,但求全心付出愛。

Mirror

偶像之謎   近來 Mirror 人氣急升,喜愛他們的不只是年輕人,連50歲以上的 aunties 也被「吸睛」了!這一隊男子組合究竟有甚麼成功因素? 純情、率直不造作 像鄰家男孩,有 auntie 表示他們似是自己的兒子 英俊美少年 屬於香港的男子跳唱組合(近年興起一種香港情意結,不少人期望香港有一個像在日本、韓國紅起來的男子組合) 還有……   小編對 Mirror 不太認識,但這隊男子組合的單純、率真,確實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可能近年出現太多虛情假意、誇張失實、似是而非、專橫跋扈的人物、消息、新聞、事件吧?甚至歷史也可以捏造啊!突然有這樣一隊看似清純的組合出現,當然受人追捧!   Mirror 這名字改得好,中文翻譯為「鏡子」。我們除了從鏡子看清自己的臉容、身體之外,也可把別人當作鏡子,從別人的態度反映自己的行為,從而改正過來。更重要是,有沒有一面鏡子,可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內心?   聖經這樣談到鏡子:「你們要作行道的人,不要只作聽道的人,自己欺騙自己。因為只聽道而不行道的,就像人對着鏡子觀看自己本來的面目,注視後,就離開,立刻忘了自己的相貌如何。」(雅各書1:22-24)   今天,社會上太多表裏不一的人,也太多訊息和意見在不同的網絡或群組流傳,究竟孰真孰假,有時實在難以分辨。當我們沉浸在其中,更容易隨波逐流,失去了自己。所以,我們要牢牢記着:我們是上帝的兒女,祂記載在聖經中的話語是獨一的真理。   聖經更是一面鏡子,讓我們看見自己的本來面目,更看清自己的內心。但是我們從聖經看清自己的本相和內心後,若是依然故我,不按着聖經的教導而行,除去自己的醜陋和污穢,那跟人在鏡前看見自己蓬頭垢面,卻不去抹淨和梳理,有何分別呢?   讓我們每天起來,都為心靈照一照鏡子,向上帝禱告說:「上帝啊,求你鑒察我,知道我的心思,試煉我,知道我的意念;看在我裏面有甚麼惡行沒有,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。」(詩篇139:23-24)並且按着聖經的真理、聖靈的引導,活好每一天!

Bully Starts When…

欺凌的開始   欺凌彷彿沒有年齡界限,早在幼稚園已出現欺負同學的事件: 阿B出手打阿A,只為了搶阿A手上的玩具。 阿A不甘被搶,還手打阿B,企圖把玩具搶回來。 想不到阿B竟然不敵,負傷離開。 自此阿A學到,只要夠強,就會勝利!   小學生欺凌事件: 阿B升上小學,由於自信心不足,自我形象較低。 不知何故,不少學生喜歡欺負弱者,而且三五成群地欺負一些孤單無伴的同學。 阿B受到欺凌,但老師和家長沒有正視這問題,以為時間可以沖淡一切…… 但真的可以嗎?   中學生欺凌事件: 阿B受欺凌,得不到正確的處理,他心靈的創傷更得不到治理。 在中學時期,沉默寡言的阿B繼續被盯上。 今次不是肉體的攻擊,而是網絡上的圍攻。 阿B受到更大的傷害,跌入更深的低谷。   阿B成績不理想,考不上大學,只能投身「社會大學」。 阿B要面對的,不是眾目睽睽下的欺凌,而是戴上面具的人背後的出賣與謊言。 阿B更加迷失,更加不知如何下去…… 最後阿B站不住腳,被社會同化,也戴上了面具,一切都是以大欺小、利益掛帥……   以上也許是我們周遭的真人真事,或者曾在您面前發生。幼兒的一個小小經歷,若得不到妥善處理,可能會逐漸發酵,甚至變得一發不可收拾!   還記得舊約聖經中的大衛嗎?他為了逃避掃羅的追殺,多年來離鄉別井,漂泊異地。但是大衛一點也沒有埋怨,他向上帝禱告說:「耶和華啊,你已經鑒察我,認識我。我坐下,我起來,你都曉得;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。我行路,我躺臥,你都細察;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。耶和華啊,我舌頭上的話,你沒有一句不知道的。」(詩篇139:1-4)面對欺凌,大衛不斷反躬自省,也求上帝鑒察,不讓自己以惡報惡,像那些惡人一樣。   耶穌也受過欺凌,但在祂被釘十架的時候,祂向天父說:「父啊!赦免他們,因為他們所做的,他們不知道。」(路加福音23:34)可見耶穌一直以饒恕來對待那些欺凌祂的人!   羅馬書12章17至18節給我們美好的教導:「不要以惡報惡;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。若是能行,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。」願這成為我們勝過欺凌的秘訣!  

尋人記

尋人記   《尋人記》是上月在電視播放的節目,難得較為有趣兼寫實,把上世紀八、九十年代新聞小故事的主角找出來,看看他們今天的境況如何。   電視台為了製作這節目而在茫茫人海中尋人。您也試過尋人嗎?為何目的?當時等待的心情是怎樣?最後有甚麼結果?帶給您失望還是驚喜?   耶穌更是主動「尋人」的表表者。祂尋找的人,可能不認識祂,甚至討厭祂,或是已離開了祂。耶穌也招募祂的門徒參與這個「尋人」計劃,並在一個家傳戶曉的「牧人找迷羊」的比喻中,清楚說明祂的計劃和目的。耶穌又講了另一個比喻,就是「浪子回家」,說明父親對兒子的愛……讓我們進入兩個比喻中,想一想當中的牧人和父親有何感受。   牧人知道有一隻羊走失了,他當時會有甚麼情緒反應? 感到不知所措,究竟要盡快尋找那羊,還是先安頓其餘九十九隻羊呢? 十分憤怒,累得我又要OT了!牠為何不跟大隊走?那麼辛勞去尋找一隻頑皮的羊值得嗎? 一邊尋找,一邊埋怨那羊,心想若找到了牠,一定重重責罰!   如果您是浪子的父親,您會有何感受? 對兒子完全失望,不想再見他。 兒子若回家,一定會大罵他一頓:「你這個沒用的人,不聽父親教導,散盡了家財,現在淪落了,活該!」 或是如比喻中的父親,沒有一句責罵,反而擁抱他,把最好的給他?   您明白耶穌的心情嗎?耶穌竟為了一個迷失的人,心急如焚,希望盡快找回他,怕他出意外、被引誘、走錯路!耶穌為到天父每一位回轉的兒女而高興,因為他們是死而復活,失而復得的!這正是聖經所說:「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失喪的人。」(路加福音19:10)   耶穌也不斷教導我們怎樣去「尋人」。我們必須有愛,那就先要學會接納與饒恕,明白世上有不同的人,有些可能愛說謊話、自私自利,或是利益掛帥,他們也許是我們最討厭的人;但耶穌視他們為浪子、迷羊,努力尋找他們。今天,耶穌邀請您與祂一同尋回他們,讓他們踏上正路,您願意嗎?   求主幫助我們去愛我們所討厭的人,並懂得如何接納他們!  

愛,這麼難

愛,這麼難 一 寸草心   「她應該不是不愛我,但我感覺不到親暱!」一直以來,蕊心裏糾結。   儘管蕊一再勸阻,媽還是執意從老家小城搬來同住。蕊回來亞洲,選擇在靠近老家的大城工作,希望方便探父母,但沒想過要他們來擠蝸居。自從在歐洲收穫信仰,她知道已經找到了人生至寶。上帝那麼真實,爸媽卻不以為然,連曾是蕊最喜歡的爸,現在也話不投機。蕊一想起這些就只能禱告求助,從聖誕節直到樓下的木棉花全都開了。   「其實不用給我煮飯洗衣嘛,在外面這麼多年,習慣自己搞定。」蕊老是想勸媽回小城,以為體弱又內向的她住幾天便熬不下去,但沒想到她很快適應了大城,也沒嫌住處比老家小好幾倍。然而,蕊只感覺家裏多了個不說話的傭人。   全城的鳳凰木樹頂一片火紅的時候,爸也搬來了。蕊的房子不夠三個人住,爸另在一處租住一套雙人公寓。出乎蕊意料,媽沒有搬走,爸只好每天過來幫忙買菜煮飯。遠離老家呼朋喚友的生活,健談的他越來越沉默寡言,每晚目送他孤零零一個回住處,蕊心疼。   「您怎能賴在我這兒呢?去爸那邊住吧。」蕊終於忍不住。   媽只淡淡地回她:「住這邊方便去公園晨運。」可是,爸那邊也有一個大運動場。   她在公園和一群婦女混熟了,說話也越來越像她們:「你找個男朋友啦,不一定要結婚呀,就算你們同居我也樂意。」   「甚麼?你居然……相愛應該堂堂正正結婚嘛!」蕊驚訝地瞪著她那張仍殘存秀麗的臉,想到可憐的爸,就有意說:「另一半嘛,等我遇上爸這麽好的男人再說。」   「他?會做門面功夫,外人都讚,其實……我一直不覺得結婚有多好,當初聽信那些人,以為女人年紀差不多就要嫁。」   「啊!」蕊一臉愕然,突然想起學生時代偷偷交往的男朋友曾說:「今天在街上碰到你爸陪你媽逛街,我……我……恐怕不能像他那樣……」   但是,她心目中的丈夫就是要像爸那樣呢!   這時,媽幽幽地說:「你小時候那些醫生都說不清楚,我以為氣管炎會變肺病,怕傳染不敢靠近你。他只告訴你,我沒力氣,別要我抱。」她頓了頓,嘆了口氣:「其實生下你之後,他不懂,給我做了不合適的東西吃,從此我的身體……」   「原來這樣!」蕊感到心跳加速,太突然了,多年前零碎的影像飛快地在腦海掠過:四、五歲的她最怕跟著媽去買菜,想央求抱,不敢;她那隻手常是冰冷的,拉一會兒就想甩開;過大年,媽如常待在家休息,只把她打扮整齊,爸一個人帶她去公園看花展……   「我……一直以為……以為您不喜歡我!」蕊眼眶發熱,舌頭好像快要打結。   「我感到後悔的時候,你已經長大了……」媽還是淡淡地回答,但在蕊耳中,像天降甘霖。   那晚夢中,蕊穿越一條時光隧道,在盡頭端詳著年輕的爸媽和嬰孩的自己。   鳳凰木的樹頂再度豔紅,大城的街上卻開始天天有示威堵路。爸和媽都很厭惡,你一言我一語的口頭討伐組成和諧的協奏曲,成了每天晚餐的主菜。蕊常講一些不同的看法加菜,他們嚼起來卻不覺得美味。家裏和外面一樣,氣氛令人納悶。   「如果你們想回小城住,我沒問題的,老家房子比較舒適,在這兒憋著也不健康。」蕊想了許久才提出來。   聖誕剛過,蕊準備回老家看他們,小城那邊卻開始鬧瘟疫。   他們在電話裏說:「我們宅在家安全,你別回來。」   蕊退掉訂好的票,天天北望禱告,心頭常湧起和媽的那段對話。   從木棉再次盛放,等到鋪天蓋地的棉絮紛飄,小城解封了,大城卻開始半封。蕊宅在家,開始寫日記,回憶一起蝸居的日子,靜待解封的那天奔向遠方,擁抱他們說「愛您」。   (文章摘自《基督教週報》第2912期,蒙允許轉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