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與爸造世界》發佈會暨感恩禮

《與爸造世界》自從去年七月在第二屆「想創你未來—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」的「繪本組」獲獎,得到資助及專業指導,我們作為出版機構,隨即與作者李榮漢先生(Uncle Tony)和插畫師莊偉強先生(Jonathan)密鑼緊鼓地展開工作。   經過大半年的耕耘,經歷一次又一次的修改,此書終於面世了,並於2月25日(星期六)在香港崇真會筲箕灣堂舉行新書發佈會暨感恩禮,向我們天上的阿爸父獻上最深的頌讚與感恩!   當日早上,Tony 推着他的兒子 Nathan(就是書中的主角)來到會場。不少人上前與 Nathan 拍照留念,他的臉上總是掛着微笑,讓人感受到他心靈的平安與喜悅!   發佈會很快便開始,先由「想創你未來」籌委會代表葉佩珠女士,以及「繪本組」評審團主席馬桂綿博士致辭,他們對《與爸造世界》寄予深遠的期望,盼望這書能以不同的語文,流通世界各地,帶給讀者一股正能量。這也是我們出版此書最大的心願啊!   接着是為此書撰序者致辭,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客座講師張文彪博士、香港兒童文學作家何巧嬋女士、威爾斯親王醫院前高級護士長王愛蘭女士。他們與 Tony 相識多年,目睹他經歷家庭的巨變:兒子 Nathan 在6歲時,因一次嚴重的交通意外,導致腦癱,四肢和眼睛都受損;但他們也見證他如何勇敢地當起逆流慈父的角色,對 Nathan 更是不離不棄,想方設法協助他打開心靈的眼睛,尋找屬天的光明。各位致辭的嘉賓都深願此書能祝福逆境中人,鼓勵他們勇敢前行!   輪到 Tony 分享了,他不但感謝自小認識的插畫師 Jonathan 傾力襄助,更感謝上帝在整個製作過程中一直引領,讓此書順利出版。在編寫這書時,Tony 回顧他與兒子走過的一段段崎嶇路,在困難之中有賴上帝的供應與扶持,實在感恩不絕!Tony 也盼望此書能鼓勵不同的殘障者、他們的照顧者,還有許多為人父母的,珍惜與子女相聚的時刻,建立親密的關係。   Tony 還送上他最喜歡的一首歌 “He Ain’t Heavy, He’s My Brother”。他最愛的 Nathan 不僅是他的兒子,也是他在主裏的弟兄。因着這份愛,在人看來的重擔,對他一點也不重啊!   最後由香港崇真會筲箕灣堂的冼婉儀牧師祝禱,整個聚會便結束了。大家都依依不捨,其中最令人感動與難忘的,莫過於那份「愛」與「情」:天父愛、父子情!     (如欲訂購《與爸造世界》一書,可 WhatsApp 至 95347768,或電郵至:[email protected],與我們聯絡)  

總有出路?

踏入2023年,不少人說末日臨近。小編不知末日在何時,只知道生活越來越艱難,並且面對不同價值觀的沖擊,甚至道德底線變得更加模糊不清,令信仰之路被重重迷霧籠罩着:   一位媽媽說:「我的女兒升上中三已堅決不返教會,她有一萬個理由,甚至用學業成績來挑戰我。她說:『我要補習、要溫書,為了上大學而竭盡全力。你在星期日卻強迫我返教會,浪費了我半天的時間……萬一我考不上大學,該由誰負責?』這令我無言……」   一位爸爸說:「我從事會計工作三十年,現已入『五』了。公司今年專向年資長、薪酬高的職員『開刀』,尤其我的工作可以被電腦取代,公司只需要聘請一個較低級的數據輸入員,便可靠着電腦程式精準的分析,處理整盤賬項。我三十年的工作經驗一下子被淘汰,聽聞現在又推出甚麼 ChatGPT,在這 AI 世代,越來越多人失業,怎麼辦?」   一位牧師說:「教會的中層嚴重流失,對教會是一個警號。教會『老齡化』已是普遍的現象,現在更面臨入不敷支的情況,加上時局的變化,如何在真理上把關,確是教會今天極大的考驗。身為牧者,要帶領教會走上正軌,實在需要主賜力量和智慧。」   你或他也許說:「香港表面回復常態,但仍存着不少暗湧,我們能看得清,並且面對得到嗎?在工作上、家庭中、教會裏,都會遇到不同的人與事,究竟上帝要我們在當中經歷甚麼?從而學會甚麼呢?」   這不禁令小編想到聖經中的摩西,他一生充滿傳奇,遵從上帝的吩咐,幾經波折才能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,但來到紅海的時候,驚覺前無去路,後有追兵,以為自己與幾十萬同胞不是死在刀下,就是葬身大海;但在他們驚惶失措之際,上帝卻為他們開了一條出路,把紅海分開,讓所有以色列人一一渡過。   今天,無論你身處甚麼境況,你相信上帝會為你施行神蹟,給你開一條出路嗎?

平息怒火

你試過突然怒火中燒,忍不住爆發起來嗎?很多時候,發怒不是一件好事。「怒」這個字是在「奴」字之下有個「心」字。「奴」會令人立刻想到奴隸、奴才、奴僕、奴役……都是被管轄的人。至於「怒」之下的「心」字,又令你想到甚麼呢?   試想想有甚麼事情最容易惹你動怒……受到不公平的待遇?被朋友出賣?有人言而無信?面對不義之事?受到敵人攻擊?含冤莫白?被人侮辱和踐踏?還有甚麼?許多時候,令人發怒的事常與別人有關,尤其是別人的言行舉止。   可是,回心一想:如果你的健康出了問題,或是遇上意外,或是學業或工作不達標,你會不會如此大發雷霆?你可能心裏感到憂慮、難過、灰心、沮喪;但不至於怒火中燒吧?   當你最憤怒的時候,你會作出甚麼行為?對那得罪你的人破口大罵,以發洩怒氣?打那人一巴掌?把所有東西都掃到地上?許多時候,憤怒是發自內心,憤怒的火從心中漸漸升起,然後像山火爆發一樣,蔓延四周;加上旁人在撥火,火便越燒越大,一發不可收拾。聖經記載的第一樁謀殺案,就是因為妬忌以致怒火中燒,最後把人置之死地。其實,當我們平靜下來,回想事情的始末,可能起初只是芝麻綠豆的小事,卻捲進了多不勝數的人與事,以致產生軒然大波,那時後悔已太遲了。   耶穌在「登山寶訓」教導我們:「凡向弟兄動怒的,難免受審判;凡罵弟兄是拉加的,難免公會的審判;凡罵弟兄是魔利的,難免地獄的火。」(馬太福音5:22)可見怒氣不但傷害別人,也傷害自己啊!   保羅也提醒我們有一條出路,幫助我們平息憤怒,他說:「不要自己伸冤,寧可讓步,聽憑主怒;因為經上記着:『主說:「伸冤在我,我必報應。」』」(羅馬書12:19)   今天,當我們心中怒火翻騰,為周遭許多人而心懷不平,甚至怒火中燒之際,何不想想上帝在鑒察一切?並且祂說:「伸冤在我,我必報應。」我們又何用大動肝火呢?

與爸造世界

一場嚴重的交通意外,導致一個6歲男孩因腦部缺氧而癱瘓,四肢都受影響,腿不能走路,眼只能看見光暗,說話也不清……作為這男孩的爸爸,可以做甚麼?   《與爸造世界》講述這位爸爸如何透過故事,每天為他被視為「嚴重殘障」的兒子加油,平復他因這遭遇而產生的憤怒,讓他明白他不是獨自面對各樣困難與痛苦,還有家人與他一起;這位爸爸更利用不同的故事,讓兒子認識世界不同的人與事……即使工作勞累,他仍堅持每天給兒子講故事,教他唱詩歌,還與他天南地北無所不談。在別人眼中,對着一個反應遲緩、說話不清的兒子做這麼多事情,可能是浪費時間。但有誰明白,這位爸爸正努力建立兒子美麗的內心世界呢?   《與爸造世界》這繪本書就是如此充滿創意、想像與溫馨,不時令讀者感動得流下淚來,但隨之又爆發陣陣笑聲……更重要是激發讀者對上帝感恩之情,因祂能把苦難變為祝福!這書將於二月底出版,並舉行「新書發佈會,詳情如下:   《與爸造世界》新書發佈會 日期:2023年2月25日(六) 時間:上午10:30–12:00 地點:基督教香港崇真會:筲箕灣堂 香港筲箕灣巴色道4號   誠邀你出席!請於2月18日前,把你的姓名和聯絡電話,以電郵([email protected])或 WhatsApp(95347768) 傳給我們,好讓我們為你預留座位。

助人與自助—布偶跟你做個 friend !

在「社創基金」資助下,「助人與自助—布偶跟你做個friend!」事工項目由2022年3月開展至今,已快一年了!   知己知彼 在此要感謝這項目的顧問及「社創基金」的同事們,常與我們一起探討如何把這項目做得更好,由我們最不熟悉的推廣工作,到如何優化課程,讓更多學員參加,他們都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可改善之處,使我們獲益良多。要進步就要先看清自己的問題,更要認識市場的需要,以及資助者的期望,這些都是我們在推行這項目時學到的!   彼此支持 我們只是一間小小的出版社,在服務方面經驗不多,想不到獲得幾間社福機構與我們攜手合作,讓我們可以順利地舉行課程,並為學員提供實踐機會。還有各機構的社工們,以及轄下的不同單位借出場地,並為我們的活動作出宣傳與安排。這不禁令我們想起聖經的一句話:「若遇敵攻擊,孤身難擋,二人就能抵擋他;三股合成的繩子不易折斷。」(傳道書4:12)   積極回應 感謝一班很可愛的學員,大部分是退休人士,他們在課堂上細心聆聽導師的講解,但輪到他們表演時,嘩!簡直判若兩人,創意十足,惹來笑聲不絕,拍手叫好!難得短短的6堂課,已把他們連在一起。在手機的群組一問有誰願到院舍探訪「老友記」,大家紛紛示意要去。學員帶着布偶探訪長者,更逗得長者們笑逐顏開!他們真的實踐了「助人與自助」精神,看見「老友記」開心,他們也興奮起來!感謝學員的投入,帶給我們作為導師和負責的同工很多正能量與推動力!   憑信而行 許多學員問今年會否開新班?有沒有「進深班」可以參加?他們常覺得自己仍是「初階」,很想有更多的學習、實踐與操練。如何把服務擴大至更多有需要的人?這是學員不斷提出的問題。究竟如何擴展?或許先從整合2022年的經驗開始吧!   導師 Tony 的分享: 我以往一直都指導老師或家長用布偶教導小孩子,從沒想過上帝會帶領我去教導一班已退休的弟兄姊妹,用布偶去服事護老院舍的「老友記」。更想不到這班與我年紀相若的學員,既勤力又聰明,用主的愛去實踐所學的,實在感謝他們,為我們的布偶事工開創一個新嘗試、新動力,不只服事小孩子,更祝福「老友記」,還有精神病康復者等被視為弱勢的一群,他們正是耶穌所關愛的。感謝主!   最後感謝上帝!祂一步一步帶領我們開展整個事工項目。我們由起初的擔心與戰兢,到最後的感恩不盡,全是一個信心的歷程;在困難甚至逆境過後,回頭一望,發覺全程都有上帝帶領!我們還怕甚麼?   踏入2023年,我們更要憑信而行,相信上帝必在前為我們開路!

一生的選擇

今時今日,由5歲到90歲,每天都要作出不同的選擇,而我們所選擇的,正不斷改變我們人生的旅程。但有些人不敢去選擇,因為害怕承受選擇所帶來的風險或損失,寧願聽命於人,任由別人為他們作出選擇。   讓我們嘗試從一般人的成長階段,看看我們曾作了甚麼選擇:   小學時期,進入父母選擇的學校就讀。在學校裏,可以嘗試去選擇想結交的同學、參與的活動,或有興趣進深的學科。   升上中學後,有了一班新同學,又要重新選擇該與誰更深地交往。到了中四便要選擇在中六的「文憑試」報考甚麼科目。「文憑試」後,更面臨人生重大的抉擇:升讀本港的大學?哪一間好呢?讀甚麼?或是到海外升學?甚至在社會謀生?你還記得在這青蔥歲月裏,你是怎樣跟着一個又一個選擇去走嗎?   接着踏入求偶階段,究竟擇偶條件是甚麼?誰才是「真命天子」,可以同偕白首?據悉香港現今的離婚率頗高,十對夫婦之中就有三對離婚收場,這會影響我們的選擇嗎?之後還要選擇是否生兒育女,負起教養的責任。在今天,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,涉及許多因素與計劃……   與此同時,亦是建立事業的階段,究竟是我們選擇做甚麼,還是由工作去選擇勝任的人?有時候,我們由一份工轉到另一份工,在每天營營役役中,輾轉便過了數十年。有些人可能事業有成,有些人可能潦倒一生,為當初的選擇追悔莫及。近年更添了移民的抉擇,究竟何處是吾家?   聖經許多人物常作出各樣的選擇。創世記13章記述了亞伯拉罕的姪兒羅得作了一個錯誤的選擇。他隨亞伯拉罕離開哈蘭,來到迦南地後,兩人的牛群、羊群、帳棚等財物甚多,他們的牧人更因為資源有限而彼此相爭。亞伯拉罕就對羅得說:「你我不可相爭,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,因為我們是骨肉。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?請你離開我:你向左,我就向右;你向右,我就向左。」(8-9節)於是羅得舉目觀看,選擇了約旦河肥沃的平原。可是,羅得在平原之地漸漸挪移帳棚,直到罪惡之城所多瑪。當上帝要毀滅所多瑪的時候,幸好祂仍顧念身在此城的羅得,差派天使搭救他。   其實羅得走的路是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的,既寬廣又舒適又容易,可以為自己謀劃美好的未來。可是,這路合乎上帝心意嗎?當我們回望前路,可能會為着過往一些錯誤的選擇而感到遺憾,甚至自責和抱怨。但聖經這樣應許:「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;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。」(箴言16:9)上帝滿有恩典,祂不但指引我們一生的路;有時候,即使我們選擇錯了,祂仍可把錯誤扭轉過來!願我們學習在作出選擇時,先求問祂的心意!

念先賢

上月中,小編驚聞素來敬重的屬靈前輩薛孔奇先生因病安息主懷,心裏哀痛不已。薛先生德高望重,多年來堅守聖經真理,努力建立上帝的國度,實在令小編衷心敬佩!   薛孔奇先生在六十年代領受呼召,尚未完成大學學業,便由美返港,參與事奉。他先在靈光書室服事,後來在福音證主協會擔任第一任總幹事,當時他只是三十多歲。數十年來,薛先生堅守使命,致力推動聖經教導和主日學事工。他更有胸懷普世的天國視野,在全球華人聚居的不同地區成立「證主」。與此同時,他亦參與創立多間與出版、宣教及教會事工相關的基督教機構,包括視障人士福音中心、香港教會更新運動、《時代論壇》等。   猶記得 Everyone Press Ltd 最初創立的時候,曾得到薛先生多番提點和鼓勵,教導我們要看得遠、想得闊、落得地,忠於使命,不負所託。他尤其叮囑我們:在黑暗的世代,更要靠主站穩!面對周圍的環境,這確是金石良言。   本社有幸在大約三年前,為薛先生製作了一套六本的電子書,名為「薛孔奇‧觀」。當中收錄了薛先生由1990年代至2020年初發表過的文章,記述他的事奉人生中的點點滴滴、對基督教會和機構的真知灼見,以及對聖經教導事工的異象與委身。最重要是他多年來如何成為上帝的器皿,承載上帝的恩典,跟隨上帝的引領,努力建立上帝的國度。盼望能給新一代一點反思與啟發,讓異象傳承下去。   歡迎閱讀及免費下載:https://www.everyonepress.com/hsueh/

2023,最想靠主無憂?

踏入2023年,新冠疫情日趨嚴重,第六波的爆發似是山雨欲來。市面上紛紛出現「搶購潮」,尤其是醫療藥物,兩三年前的境況又再歷歷在目!每天從電視或電台廣播,聽到「確診」數字節節上升,不禁令人擔心疫情加劇,又憂慮缺乏物資,更煩惱家中仍有人未注射疫苗。這種種牽掛使我們每天都帶着忐忑不安的心情,背負着負面的情緒與壓力。 其實,我們已在疫情的威脅下,度過好幾個寒暑,當中究竟累積了多少智慧與經驗,讓我們更有把握地面對前面的風風雨雨?作為基督徒,還記得耶穌在曠野如何面對魔鬼的試探嗎?耶穌不是用焦慮來面對,而是用聖經的話語來對症下藥。   1. 從上而來的平安 此時此刻,我們需要從上而來的平安,不要陷入驚恐之中。我們要相信,世界雖在震動,但我們有一位坐着為王的上帝。詩篇29篇10節說:「洪水泛濫之時,耶和華坐着為王;耶和華坐着為王,直到永遠。」所以,即使四周看似失控,我們的主仍在掌管一切。   2. 要轉眼仰望主 有時候,最影響我們的心,莫過於眼前所見的事物,例如媒體發佈的一些數據,或是網路流傳的一些消息。這都使我們整天提心吊膽、憂心忡忡。聖經記載彼得曾要求耶穌,讓他從水面上走到耶穌那裏去,可是當彼得看見四周的風甚大,便害怕起來,大喊:「主啊,救我!」(馬太福音14:30)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。所以,我們要常常求主幫助,讓我們的眼目不是只看風浪,而是定睛於主。   3. 叫人安定下來 使徒行傳記述保羅被押解往羅馬途中,他乘坐的船遇到極大的風浪,連最熟悉水性的水手都驚惶不已。但保羅沒有因為自己身為囚犯,便沒有膽量把上帝的使者告訴他的話,向船上眾人轉述。他站起來說:「現在我還勸你們放心,你們的性命一個也不失喪,惟獨失喪這船。」(27:22)保羅這番話叫全船的人心裏都安定下來。 耶穌也曾對我們說:「在世上,你們有苦難;但你們可以放心,我已經勝了世界。」(約翰福音16:33)耶穌囑咐我們「放心」,但這「放心」不該只停留在我們的生命裏,也要從我們傳給周圍的人。面對疫情的起起伏伏,願我們都得着從上而來的平安與力量,不讓恐懼吞噬我們的心!

2023,最想天天都開心?

這三年來,你是否失去了很多?例如:沒有出外旅行?摯親離世?家人離港?失戀?失去工作?被迫轉行?失去喜樂?有人這樣經歷過:   三年前,我任職航空業,疫情令我失去了一份可以環遊世界的「筍工」,也失去一班志同道合,在工作上一起打拼的拍檔。沒有了工作,才發覺我身旁的男朋友只能共富貴,不能共患難,結果我跌入了人生的谷底。   兩年前,姊姊為了她的兒女,決定一家移居加拿大。姊姊與我的關係最親密,我絕對支持她這個決定,於是立刻搬回家中,與年邁的父母同住。以往為着工作,我在機場附近租了一個單位居住。今天遷回舊居,想不到慣了獨居的我,與父母同住一間細小的房子,竟然產生很多問題。是否父母年紀老了,變得比以前囉嗦?是否我慣了一個人生活,再沒有耐性去了解父母的需要?每日吵吵鬧鬧,真的很煩!   想不到新冠病毒把我們的關係扭轉了。一年多前,爸爸中了「新冠」,當時還未有抗病毒的特效藥。我十分彷徨,該如何保護70多歲的媽媽?應否送爸爸入院?新聞報道急症室「爆滿」,不如讓爸爸留在家裏,至少我可以照顧兩老。突然間,父母變得「聽話」又合作。媽媽住在我房間,爸爸關在他的房間裏;我就是廳長兼清潔隊長;幸好有鄰居幫忙把日常用品和食物放在我家門口。過了一星期,爸爸再沒有發燒或咳嗽,第一次聽見他對我說:「阿囡,多謝你!幸好有你在家,否則後果不堪設想……」之後,我們的關係越來越融洽。由於我留在家中的時間多了,也開始更多認識我的父母。   在這瞬息萬變的三年裏,我急速地成長,變得成熟和老練,學習面對和處理無數湧現的問題。在當中更明白喜樂之道,在於信靠。誠如聖經說:「你們不要憂愁,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。」(尼希米記8:10下)願你也找到這力量之源,可以天天開心過日子!

2023,最想除掉口罩?

經歷三年多戴口罩的日子,許多人期望可以真面目示人,但這可以嗎?除下口罩,又會帶來甚麼隱憂?   隱憂一: 有專家表示香港人已習慣戴口罩好一段日子,這三年多以來,香港人長期在口罩保護下,身體對病菌的抵抗力變差。所以,若除下口罩,便要有心理準備,可能會容易染病,尤其是透過空氣傳染的疾病;但也不用太擔心,身體會逐漸適應,慢慢增強抵抗力。 小編記得兒子初上幼稚園時,經常生病,不是發燒就是咳嗽。醫生說大部分幼兒未上幼稚園之前,大多留在家中,接觸人少,環境也較衛生;可是,上了幼稚園後,每日接觸不下二十人,容易感染細菌,只要身體適應了,就能提高免疫力! 要改變一個習慣,原來要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。無論適應期是長是短,都要有耐心去面對因轉變而產生的問題,循序漸進地過渡了,便進入新生活。   隱憂二: 有中學生表示已習慣帶口罩,頗喜歡不讓人看見自己的臉孔,因為自覺樣子平凡,有時連自己也不喜歡從鏡中看見自己。若果真的不用戴口罩,對不少人來說,這是一場惡夢啊! 小編記得媽媽曾說:中學生埋怨自己長得不美,是正常不過的。有一次,小編向媽媽抱怨:「為何把你的女兒生得這麼醜?」媽媽卻淡然地回了一句:「你在媽媽眼中是最美的!」這簡單的一句話,小編記在心中三十年!美與醜根本沒有絕對的標準,現在流行「人工美人」,簡單如手機程式,也可以把樣子變得美!   隱憂三: 這幾年習慣了隔着口罩與人溝通,大家看不清各自的面部表情,例如:驚惶、失望、歧視、嘲笑、憤怒……但如果有一天不用戴上口罩,許多令人討厭的表情,都盡收對方眼底,甚至招致反目成仇,大家不得不留意啊! 與其無可避免,何不改變自己?耶穌在世,也曾遇上許多表裏不一,甚或面目猙獰、恃強凌弱的人;但是耶穌在「登山寶訓」教導我們:「溫柔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。」(馬太福音5:5)以弗所書4章2節也說:「凡事謙虛、溫柔、忍耐,用愛心互相寬容。」這確是彼此溝通之道啊!   其實要抵抗外間的病毒,必須增強自身的免疫力。同樣地,要有健康的心靈,更要與主保持親密的關係。歌羅西書4章2節說:「你們要恆切禱告,在此警醒感恩。」你願意嗎?